首页

绿帽奴给妻子做清洁

时间:2025-05-24 05:00:09 作者:平陆运河G325广南线钦江大桥拱肋顺利合龙 浏览量:46527

  【新闻随笔】

  最近,大学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。不少考生在社交平台分享录取情况,从中不难感受到高校专业“冷”“热”切换之快。总的来说,土木工程、外语、金融、对外贸易、管理类等曾经热门的专业在近几年遇冷,高招录取中不同程度遭遇降分,有的学校甚至不得不选择缩招。而反观一批新工科专业则“高分出道”,表现火热,成为不少高分考生的首选。

  昔日的“热门”爆冷,过去不曾被关注的专业成功翻红,对于高校专业的冷热切换,人们虽已不再新鲜,但依然对该话题保持着关注。从高招季到就业季,关于高校专业的新闻总能引起不小的讨论。人们试图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感知风向的变化,并以此修正自己的选择,包括但不限于家中考生的志愿填报、职业赛道的选择。

  专业本身并无绝对的冷热之分,公共话题中所言的专业冷热,其实更接近于反映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的指标,更直白地说,也即就业前景。而这又与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息息相关。当一个专业的发展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,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且容纳能力强,那么自然就会吸引更多人报考,并最终表现为走高的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线,也即“热”。反之亦然。

  仅以就业前景来对一个专业作出定义,当然是片面的。不过,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、求稳心态强烈的现实背景下,人们对专业的选择赋予就业前景这个指标以更高的权重,似乎也无可厚非。只是,“追高”总有“踩空”的风险。任何专业和行业发展都有自己的周期,当初的热门专业不一定在几年之后还是“香饽饽”。特别是,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变革,可以预见的是,与之相关联的专业调整也将更加频繁和显著。

  尽管人们对于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强对应的思维惯性依旧存在,但事实上,过去那种一考定终身,考什么干什么的时代早已过去。当今时代,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而出,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颠覆着我们对职业的认知和想象。在未来的竞争中,大学几年所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,但高阶的认知能力、学习迁移能力、通融见识、宽广视野等可能更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。

  因此,对于学生来说,与其焦虑专业选择,不如重新思考并设定自己的成长目标与规划。以专业为基,但又不为其所限,在关注就业的同时更关注个人长远发展,尽可能拓展个人未来发展空间。

  对于高校来说,则有必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,不断提高教育质量,帮助学生打下深厚的基础,积极回应专业焦虑背后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期待。此前,不少高校公布了本科生转专业“新政”,进一步放宽了专业选择的相关限制,比如允许院内专业自由选、转出学院不受限制;转出“零门槛”且可转多次等。这些充满弹性的调整将有助于打破专业间的壁垒,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容错空间,让他们拥有更多实现自主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机会。如何进一步畅通专业间流动,完善人才评价机制,加强通识教育,等等,显然,等待我们破解的难题,还有很多。

  (光明日报 作者:莫洁) 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经济主题记者会丨今年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

网上也有人发来私信,说想跟她处对象。但曾月真点开账号一看,上了年纪的男人,皮肤和衣角一同耷拉着,“看起来邋里邋遢”。像这样的消息,曾月真直接不回。她也曾经理会过,有河南的男人私信曾月真,曾月真要求他来到上海,在公园里当面聊聊,对她而言,交朋友这种事,非得亲自看上一眼才行。

【C财经】相约第七届进博会,中外展商共话中国新机遇

在人文风情方面,石柱黄水旅游度假区拥有“土家文化、巴盐古道文化”两大特色文化名片,游客不仅可体验4000年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,还可体验2600年巴盐古道文化。
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杨明伟,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、研究员。《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》主编、理论中国网总编辑。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,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。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。

中国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全面建成

9月16日17时20分,一列满载发电机组、汽车轮胎、钢板、洗衣机等货物共计100个标箱的中欧班列从中哈(连云港)物流合作基地发出。

中国留学生“花式”推介中华传统文化

吴谦表示,菲方挑衅滋事是近期南海问题升温的直接原因。菲方倚仗外部势力撑腰,违反国际法和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》精神,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、制造事端,并散布虚假信息,误导国际社会认知,可以说是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中方不会任菲胡来,对此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回击,菲方应该认识到:挑衅滋事是得不偿失的,倚靠外人是根本靠不住的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